指导老师:黄思韵 杨春荣
作者:许炫漫 刘佳果
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
从基础数学到密码学,裴定一在数学的领域研究求索了六十多年,取得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,成为著名的数论和密码学家。回望岁月长河,裴定一教授感慨万千:“如果没有新中国,我这一代人难以接受完整系统的教育;如果没有改革开放,我没有机会赴美留学。国家育我成才,我必须用毕生所学,为国家的数学研究和信息安全事业做出努力。”在此次“读懂中国”的活动中,我们有幸采访到了80岁高龄的老党员、老教授裴定一,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科研历程以及为党奋斗的故事。
报国先立志,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
“从初中的时候开始,我就对数学感兴趣,除了课堂上学习,课后也自己找参考书看,还在当时的数学竞赛上拿到不错的名次……”,裴定一教授神采飞扬地和我们讲述着他与数学的不解之缘。
由于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,1959年,高中填报志愿时,裴定一毅然选择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因为那里有他仰慕的大数学家华罗庚。后来,裴定一如愿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,经过三年的基础课训练后,他选择了数论与代数方向,正式成为了华罗庚的学生。
回忆起华罗庚大师,裴定一感慨道:“华老讲课有他自己的特点,他讲得不是很快,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灌输,而是告诉我们,怎么去科研,怎么研究,怎么去解决问题。”他一方面听课和参加讨论班,一方面自学华罗庚的论文和文章,不断吸收和探索。有一次,他发现在华老的文章中有一个定理还没有人证明,他决定仿照华老证明“仿射几何基本定理”的思想,用华老的方法去把这个证明给写出来。裴定一就这样开始了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,并且最终成功证明了这个定理,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国科技大学建校五周年论文集上,受到华罗庚与万哲先的高度肯定。
“我的方法体现了华老的风格,什么东西都是算出来的,很具体地算出来!”
赴美深造,学成归来报国
1978年底,国家刚刚结束“文革”浩劫,百废待兴,急需人才,裴定一得知国家正在选拔首批赴美留学的人才。通过刻苦努力练习外语听说能力后,他顺利通过了赴美选拔。经华罗庚教授推荐,他前往美国“常青藤”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,师从著名日裔数学家志村五郎,成为改革开放后由教育部派出的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中的一员。谈到国内外数学的教学差异,裴定一说:“实际上,我们中国科技大学教的水平不落后,相比美国不落后!”
在美国的两年,是裴定一学术生涯的重要时期,志村五郎将他引入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——模形式。裴定一不畏艰辛,刻苦钻研,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证明了“当权为3/2时,定理也成立”,被志村五郎称赞为模形式最好的成果之一。后来,裴定一回国时,系主任项武忠对他说:“你刚来的时候,志村五郎对你的能力毫无把握,现在是赞不绝口啊!”自己能力得到肯定,裴定一对于回国后的研究和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!
国家有需要,转攻密码领域
裴定一在中国科技大学读本科的时候,就向党组织递交过一次入党申请书。那时在校大学生入党条件非常严格,一个班到毕业时也就一两个同学被批准入党。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,一直是裴定一内心上的向往。后来,由于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,毕业后又遇上了“文革”,裴定一所追求的入党的梦想也就一直没有实现。
在赴美深造后,裴定一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,回到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工作。那时,改革开放刚刚开始,高级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很高,党组织也十分重视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,于是他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1984年,他正式加入了党组织,圆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心愿。
改革开放初期,我们国家在密码学领域几乎没有涉足,擅长密码学人才更是少之又少。而随着国家的发展,搞密码不仅仅是局限在情报破译方面的功能,对于商业领域、国家的信息安全方面都尤为重要。
怀着一颗对国家感恩的心,裴定一毅然选择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了密码,他希望自己深度地去掌握它,从而为国家的密码学事业做出一番贡献。披荆斩棘,勇攀高峰,裴定一成为了中国密码学会的筹建者及首任理事长,为我国信息安全及社会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,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二等奖,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。他还兼任亚洲密码年会管理委员会委员、国际密码协会理事、2006年上海亚洲密码年会主席等等。在密码学领域上,裴定一获得的奖项不计其数,多次参与国家组织的密码学研究,他没有因为众多的奖项而止步不前,而是不断挑战自我。
寄语青年,祝福党和国家
“年轻人,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都比以前好太多了,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珍惜,刻苦学习,认真工作,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党的带领下更加繁荣富强 !”如今,80多岁高龄的裴定一依然坚守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,每周都坚持到学校和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研讨,他希望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密码学人才,用毕生所学为国家的信息安全事业作出贡献。